吃完午餐、在JR長野站的旅遊服務中心拿了張觀光地圖後,動身前往今天安排的唯一一個景點:日本中部佛教信仰重地「長野善光寺」。
鐵支2013年住在日本的時候,職場的前輩黑岩桑曾帶鐵支來這裡觀光,不過當時是直接開車進到善光寺的停車場,參拜完就離開了,所以對長野市區並沒有什麼印象。
雖然也可以從車站搭路線巴士前往(大概5分鐘),但今天只排了這個景點,時間很多決定散步前往(途中經過飯店雖然不能check in,但至少能把大行李卸下輕鬆觀光)。
延著車站前的中央大道往北走,大概2公里的路程走約15分鐘就可以抵達善光寺了,整條中央大道幾乎就等於寺廟的表參道。
研究地圖發現市區規模基本上都在寺廟的徒步範圍內,要說整個長野市根本就是配合善光寺成立的一點都不為過。
街道很整齊、建築物雖是和洋交雜卻也很有歷史味道。
差不多走到中央大道的盡頭時,發現長野很有名的七味粉老店「八幡屋磯五郎」,時間還早決定回程再來買。
接下來這段路就很有宗教聖地的氛圍了。
首先是一開始的仁王門。
善光寺的仁王們最早建於1752年,但後來燒毀過幾次,現在的門是1918年建的,去的時候剛好整一百年。
上面的牌匾「定額山」是善光寺的山號。
左右兩尊仁王像很莊嚴。
進入山門就是善光寺的仲見世通,感覺跟淺草雷門後面那段很像,但鐵支覺得淺草那邊商業氣息太重了,善光寺的仲見世走起來比較舒服,也可能是因為後方山景的關係比較沒壓迫感。
接下來是寺廟境內,對周圍景象還留有印象。
右邊是六地藏像,六地藏是在六道(即地獄界、惡鬼界、畜生界、修羅界、人界、天界)輪迴中顯現,救人離苦的菩薩化身,每尊地藏的造型都有點不一樣。
特別是最右邊的地藏菩薩掌管地獄道,單腳踏出蓮花座表現出一副急著要盡早拯救墮入地獄的苦難眾生,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」的慈悲形像讓人敬仰。
接著是日本重要文化財的善光寺山門,完成於1750年。
善光寺供奉的本尊「一光三尊阿彌陀如來佛」屬於密佛,在日本有上千年的信仰,遠早於日本佛教各宗派成立之前,因此全日本有許多地方的佛教信仰都有受到善光寺影響。
取名為善光寺或是有點因緣的相關寺廟有上百座,可以視為善光寺信仰的總本山吧。
來到本堂前,這天因為是平日而且颱風剛過天氣不太好,觀光客並沒有很多,這樣剛好逛起來比較沒有壓力。
善光寺本堂最早建於西元642年,一千多年來燒毀10多次,現在的建築物是1707年重建的,樣式是江戶時代中期常見的寺廟模樣。
戰國時代這一帶也是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兵爭之地,想必越後軍神當年看到的模樣跟現在應該完全不同吧?
善光寺一直是中部的名剎,江戶時期據說還流傳「一輩子一定要參拜一次」。
進到本堂禮佛,人家日本國寶當然是不能拍照的,然後日本佛寺的本尊或寶物也只有重大節日才會公開,所以也無緣拜見所謂日本最古老的密佛佛像。
在本堂待了一陣子,出來後想說在境內再繞一會兒,鐵支參訪的時候是9月底離紅葉季還早,但可能因為是比較靠山區的關係,有一些樹開始變紅了。
鐵支真的很喜歡這種沒有過多修飾、能感受到歷史痕跡的地方,尤其是像這樣被大自然包圍的環境超讚的。
本堂後方的塔是忠靈殿兼史料館。
本堂左方則是另一個重要文化財經堂。
1759年完工,數百年的經堂收藏著同樣有數百年歷史的珍貴經文。
經堂前的輪迴塔,轉動中間的石輪,好像可以消除煩惱。
善光寺境內有超多地藏像,這尊延命地藏周圍掛了許多小嬰兒的圍兜兜,不知道是不是保佑小朋友健康成長的?
另外還有佛足跡,據說古代印度在還沒有佛像的時代,就是像這樣在地上刻出佛祖的腳印來祭拜,這個還蠻有趣的。
也遇到有新婚夫婦來寺廟拍照,之前遇到結婚儀式印象都是在神社,在佛寺遇到還是第一次。
大概在境內待了1個半小時,看看時間旅館差不多可以check in,起了大早趕車現在也有點累了,準備回旅館休息。
離開前當然要吃一下長野當地的特色點心「おやき」烤餅,仲見世很多店都有賣,一個180yen。
據說幅員廣大的長野縣,おやき烤餅的作法也不同,有的地方是真的用烤的,有的則是先烤後蒸。
另外內餡沒有在包肉的,主要是各種信州產蔬菜像是野澤菜、茄子、南瓜,還有信州味噌、甜豆沙等口味。
因為中午吃的蕎麥麵份量很多,沒有很餓所以只買了一顆招牌的野澤菜口味。
上次來的時候黑澤桑也有請鐵支吃,但當時不知道這種當地料理的價值,隨便挑了個口味,所以一點印象都沒有。
內餡的野澤菜是當地特產蔬菜屬於油菜的一種,炒得油油香香、吃起來脆脆的調味略鹹很開胃;餅皮口感則像較乾的水煎包,蠻好吃的。
是真的吃不太下,不然還真想把代表的口味像是味噌茄子、南瓜、豆沙等等吃過一輪。
一開始在研究善光寺的地圖時,看到市內還有幾處有供奉善光寺七福神的寺廟。
離開仲見世時在一旁巷子裡看到供奉毘沙門天(善光寺七福神之一)的釋迦堂就進去參拜了,裡面供奉的佛祖像是涅槃前側躺用手托臉的造型也很少見。
善光寺乃名剎聖地,周圍也有許多大小佛寺可以掛單住宿,對虔誠信徒來說到這裡住幾天清心禮佛應該是至福吧?
長野市北邊地勢較高,從善光寺往南邊車站方向看過去沒有什麼大樓,風景很開闊感覺真好。
走回八幡屋磯五郎老店,300多年的老店幾乎可說是善光寺伴手禮的代名詞。
他們家印有長野善光寺圖案的七味粉超有名,長野到處都買得到,以前只要到長野(例如親井澤)就一定會買一罐回去。
還有當地人遛狗散步經過,就把毛孩放在外面進來買的,路邊設的小板凳也是七味粉罐子造型。
本店有很多種口味可以挑選,不過鐵支還是喜歡基本款,小罐的400yen。
以前只覺得七味粉又不會辣加這個不知道要幹嘛,現在比較懂得品嚐這種美味了,在關東煮的柴魚高湯或是味噌湯裡灑上一些,超香的。
離開善光寺大約4點,雖然天色還早,但舟車勞頓了一天體力有點不支,決定先回旅館check in小睡一會,待晚餐時間再出來逛逛。
中央大道兩旁種了許多桂花,加上街道清潔整齊,走起來真得舒服。